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学模式的重建、教研工作的改进、教学对象的重新确认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教育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其中有“三点”值得大家关注。
一、问题:教学教研的起始点
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强调了质疑问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教学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我们教学的起始一点。陶行知说:“学生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求学者先要学会提出问题。“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叶圣陶)只有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知识才能获得、能力才会提高。学生要勤于发问,而教师要善于提问,这是一种双向的问题式教学,一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在这种双向互动的问答中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朱熹)教师的最大功用就在于“有疑处须教无疑,无疑处须教有疑”。精彩的问题设计,正是我们教师超越平庸课堂的法宝。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很多课堂教学没有问题,或者是问题很浅显,根本没有合作探究、组织引导的价值,教学质量焉能提高?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教研应运而生。它与传统教研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校本性和实践性。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以及教研人员、专家教授的参与,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实践性研究。其最大特点即:“立足学校”“在教学中”“为了学校”。事实证明,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而校本教研的起点却始于问题。新课程的教学中必然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正是校本教研的研究对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必然影响到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重大的问题,困扰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提炼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校本课题。校本课题研究仍然是植根于学校,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并服务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新课程的整体实施。校本教研的开展,要求我们的教研员必须改进工作方式,重心下移、阵地前移,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同成长。
二、学生: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课程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历史性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中心任务是教授知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知识成了绝对的,不变的“结论”。教师的教学只是执行和传递课程。知识的本位导致了学科的本位。课程成了教学的科目,亦即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学科本位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只见学科不见人,成为“目中无人”的教学。新课程的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且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不仅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而且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把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作为学生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作为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后落脚点。
学生本位的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发展智力、训练思维、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构建民主、互动、高效的课堂。在教学评价上,强调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他评,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总之,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要。学生的发展正是我们教学有效、教育成功的标志。舍此,别无他法。
三、电教:教学质量的增长点
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成为了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我们的教学步入了现代化教学的新时代。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我们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助推作用。
教育手段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只有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改进,而没有手段的更新,教学效益终难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学技术的不断优化,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搜集资料,向全国的同行请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备课质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决定课程内容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时机和呈现方式,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作为师生交流的信息通道而存在,比如网络对话、信箱传递等,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反馈。在教学评价中,信息技术也可作为现代评价工具高效地参与评价,用其先进性为师生提供可便捷操作的分析模式和有参考价值的分析结论。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为创新教育搭建了一个大平台。教师必须站在信息技术的前沿,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当然,信息技术毕竟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本身。我们不能迷信网络、技术至上,而要正确加以利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推进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 问题、学生、电教,是新课程改革教学教研的起始点、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教学质量的增长点。三者处于教学活动的不同的点上,各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强化问题意识,搞好教学教研;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发展;强化运用意识,提升教学质量,正是我们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