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学校要闻 | 党团风采 | 德育天地 | 招考信息 | 教学科研 | 名师风采 | 一中骄子 | 班级风采 | 美术高考 | 法制天地
制定学校管理规范应坚持的基本原
发表时间:2011/3/23 11:09:22 来源: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作者:作者: 宁文庆 刘宝团  点击 2837 次

遵循规律原则
  

  1 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律

  学校的发展是受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地理条件、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制约的。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水平。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结果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展现。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在认真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各个因素的内涵和各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的各项工作实际,制定客观的学校管理规范,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学校的管理者在制定各项规范时要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校的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结合起来,使师生从内心里理解和认同管理规范,自觉地遵守和执行管理规范。管理者要通过科学的规范尽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师生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一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2 符合教师劳动特点和个体发展规律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劳动是教学的关键。在学校里,教师既是被管理者(从领导的角度看),同时也是管理者(从学生的角度看)。因此,教师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没有教师的有效劳动,再好的规范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周期性、创造性和示范性等特点。学校在制定管理规范,尤其是针对教师的管理规范时,一定要重视和研究教师劳动的特点。比如,由于教师处于教育者的地位,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是榜样。加之青少年模仿性强,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教师本身的思想品质,业务水平,作风仪表乃至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特点要求学校在制定管理规范时,要时刻注意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示范性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是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由于他们的内在素质各不相同,使他们的外在教育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注重授课的扎实性,有的注重讲课的艺术性,有的注重课堂效率,有的重视课下辅导,有的善于形象化,有的善于抽象化等等。同时每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自身又有不同的追求,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有不同的发展需要。所以,制定管理规范,要尽可能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及个性的发展,尽量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提供较充分的发展空间。

  可见,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规范时,要在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关心教师的劳动过程、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促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在制定各种规范时,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

  

  3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各项规范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生。因此。学校制定各种规范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成为我们制定规范的一个重要理念,使规范最终起到服务学生、发展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目的。

  中学时代及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上和生理上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对身边的一切事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判断。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在制定《学生课堂规范》和《学生行为规范》等有关学生方面的管理规范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要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要尊重学生差异,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学校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人和如何处事,尽力使学生主动接受规范,通过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

  

  4 符合学校各部门运行规律

  按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特点,学校的管理一般可分为教务管理(教导处)、德育管理(德教处)、行政管理(办公室)、后勤管理(总务处)等和相关团体组织管理(如工会、妇联、团委、学生会等)。德育管理为首,教务管理为中心。各自都有其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在制定规范时,要在尊重学校整体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体现主次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如教务管理,就要以质量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如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需要;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传授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规律。这些是教学管理者设计出教务管理方面的科学规范的重要依据。

  

  注重激励原则

  

  如果从学校管理规范对被管理者的要求和评价上划分,规范可以分为两类,即奖励性规范和惩罚性规范。但不论那类规范,都应该充分尊重被管理者(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体现规范的激励作用。尤其是惩罚性的规范,虽然它可以对被管理者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在学校管理规范中也应适当使用。并且在制定一些惩罚性规范时,要切实考虑到被管理者的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被管理者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尽量减少或消除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要尽可能地让被管理者认识到,我惩罚你,但我仍然尊重你,惩罚不是为了要收拾你,而是为了更好的激发你。事实上,要使管理规范科学化、有实效性,就必须强调管理规范的人性化。坚持注重激励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目标明确原则

  

  每一项规范的设制,都要明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范,制定这个规范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明确了目标,更有利于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校的各项规范,要让有关的人员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学校的整体管理规范应该明确学校整体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各具体管理规范应该明确各部门的具体管理和发展目标。并且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应该服从学校的整体目标。学校整体管理规范的目标明确,会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各部门管理规范的具体目标明确,有利于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规范的充分有效落实。如制定《学生宿舍管理规范》时,应该有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洁。制定《学生校园文明规范》时,应该有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保护校园内一切公共设施,制定《教师课堂常规》时,应该有不迟到、不早退,无故不准中途离开课堂等。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明确是要求目标应具体、可执行、可操作,而不能模棱


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目标定的越高越好。学校各项规范的目标应符合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目标应是被管理者注意或经过努力能够做到和实现的,否则就可能形同虚设,失去了其实际意义。这就要求管理者要疏通各种信息渠道,认真了解和收集有关方面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并对它们进行认真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这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规范,目标才可能是科学的、合理的。
  

  创新发展原则

  

  学校管理规范的创新性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形式上多样性

  规范的展现形式不要过于单调、古板、要采取多样形式。有的可能需要较强的严肃性,如《师生集体会议规范》等。有的可能需要图文并茂,如《中学生文明礼貌规范》等。最好采用大家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规范形式,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们去自觉的遵守规范。

  

  2 内容上预见性(前瞻性
)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管理者要善于根据各种现实情况做出一些预测,对学校可能发生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要明确应该采取的可行措施和具体要求,并根据学校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完善。

  

  3 方法上灵活性

  一是制定规范的方法上要灵活。要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等。二是落实规范的方法上要灵活。要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激励方法和惩罚方法相结合等。

  

  协调互补原则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教学是学校发展的中心环节,但其他各个部门,如后勤、德教、图书馆、实验室等也是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使学校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各个部门就应相互配合、协调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在制定学校管理规范时,应避免顾此失彼、搞单打一。要克服一些部门的管理规范缺失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各部门在管理上相互冲突、相互抵消的现象发生。否则就可能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不良后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要有学校发展的一盘棋思想,在安排制定学校的整体管理规范和各部门的管理规范时,都应充分考虑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这是学校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学校的各项管理规范应围绕着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教学这个中心来制定,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其覆盖面要全,要让在校所有的人(管理者、教师、学生及临时进入校园工作的人员)和校内所有的工作、言行,都尽可能的找到规范的依据。学校的规范体系应该和学校的人员构成及工作结构相匹配。如按人员结构分类,学校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领导规范、教师规范、工勤规范、学生规范等。这些规范应体现出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一些共性要求和具体的个性要求。

录入:lbt [共 45 篇]   

 ·上一条:新课程改革“三点”(3-23)
 ·下一条:宽城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简报(第六期)(4-28)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地址:河北省宽城县  邮编:067600  Email: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861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270200002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4-772823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cyz6633140@163.com
洞口县| 开阳县| 额济纳旗| 长汀县| 阳春市| 隆子县| 澎湖县| 台北市| 鄂温| 攀枝花市|